功能膜资讯
一、长阳向东丽支付500万许可费达成合作协议,结束数年专利之争
11月3日晚间,长阳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与东丽株式会社(下称“东丽”)一致同意撤回光反射板用白色聚酯膜相关专利的未决争议,以此签署合作协议,实现双方共赢的局面。
据协议内容显示,东丽向公司授予该专利(CN200780040088.8)以便在中国开发、制造、使用、销售或分销专利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反射膜产品),该许可是非独占、不可转让及不可再许可的,其中公司向东丽一次性全额支付500万元人民币作为许可费,且本协议自签署日生效,专利期限截至2027年10月23日。
二、光学膜、偏光片出货升温,明基材10月营收超3亿
明基材累计前十月营收123.4亿元(新台币)(折合人民币约28.7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5.3%。
11月3日,明基材公布公司10月营收13.5亿元(新台币)(折合人民币约3.15亿元),月增4%,较去年同期增加近18%。明基材表示,10月营收明显成长,主要来自消费性医疗进入销售旺季,加上光学膜及偏光片出货升温。
近年明基材对于偏光板本业维持稳健策略,三条生产线除每年透过去瓶颈增加5%至10%产能之外,未有大幅度扩充计划,内部评估,由于2020年面板新增产能不多,估计第3、4季偏光板持平看待,下半年应可优于上半年。
另一方面,明基材的偏光片本业近年也积极分散客户结构,目前友达营收占比已降至四成,中国大陆面板客户占比逾四成。除了偏光片本业之外,近年转投资医疗新事业也渐有斩获,目前医疗相关产品营收占比已达10%以上,未来将持续扩大,为公司开展新利基。
三、上海新阳拟募资14.5亿,用于光刻胶研发、产业化项目
11月3日,上海新阳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145,000.00 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将全部用于以下项目:
上海新阳指出,此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背景可以总结为以下两点:
1.目前作为集成电路制造最为关键基础材料之一的高端光刻胶材料几乎完全依赖进口,掌握高端光刻胶的产业化技术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迫切需要,同时掌握高端光刻胶的产业化技术也是为了满足公司的战略发展需要;
2.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半导体产业,下游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的产能大规模扩充,将直接带动本土半导体电子化学品市场需求的强劲增长,以及公司超纯材料在客户端认证后订单的释放,公司目前的产能已不能满足客户需求,扩大产能成为迫切需要。
四、年100吨聚酰亚胺材料项目签约江西龙南
10月28日,江西龙南市举办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龙南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主要领导缪兰英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龙南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市委领导、市长刘勇主持签约仪式并讲话,区市领导曾志平、江树华、叶金华、罗晶等出席签约仪式。据了解,此次共签约项目9个,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1个,总投资额达56.2亿元,涉及电子信息、新材料、智能装备等领域。
此次签约的项目中,包括年产100吨聚酰亚胺材料项目,该项目由英诺(上海)工程塑料有限公司投资兴办,总投资约为0.8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0.65亿元,主要生产经营高分子材料领域和生物科技领域的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技术开发及生产。该项目全面达产达标后,年产值达到5亿元。
五、恒力集团将在贵州贵安新区投资220亿元建设智能化新材料产业园项目
据“贵州省人民政府网”微信公众号消息,11月3日,贵州贵安新区管委会与恒力集团签署恒力(贵安新区)智能化新材料产业园项目签约仪式举动。根据协议,恒力集团将在贵安新区投资220亿元,按照循环经济、集约节约用地的要求,采用国际一流的先进设备和生产技术,重点建设高端仿真丝面料、高端特种功能性聚酯薄膜、纳米微晶石等产业项目,打造智能化新材料区域制造中心。
六、三利谱:TV类偏光片价格上涨8-10% 折叠屏实验产品已完成设计
近日,三利谱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今年偏光片供需偏紧,此前三利谱部分TV产品规格盈利能力较差,今年下游客户产品也有较大幅度涨价,公司近期部分TV产品价格也有8-10%涨幅。
另外,车载偏光片也是三利谱一直重点关注的领域,车载产品单价高,比高端手机产品价格还贵,盈利能力强,整个市场预计在20-30亿元左右。目前公司有部分后装的项目在量产,前装项目正在和国内大客户一起做研发,目前技术问题已经解决了,近期在积极送样。
在OLED领域,三利谱在硬屏OLED领域一直有出货,柔性OLED产品还在导入,预计明年会有较为明显的进展,折叠产品方面,公司实验产品也已完成设计。
在产线方面,合肥三利谱共有2条生产线,宽幅1490MM生产线满产后可达到1000万平方米产能,宽幅1330MM生产线满产后可达到600万平方米产能。去年合肥工厂1490mm产线稼动率基本在70%左右,目前两条生产线基本实现满产;目前平均良率已达到95%左右,提升明显。
产业链资讯
一、京东方拟4.25亿元转让北旭电子100%股权
11月3日,京东方发布公告称,为使公司集中精力发展主业,同时盘活公司存量资产,公司于2020年11月4日将股权转让信息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正式披露,拟将北旭电子100%股权进行对外转让。
京东方表示,北旭电子是公司显示面板产业上游化工材料供应商之一,作为独立的化工业务板块,与公司目前主营业务发展方向匹配度不高;此外,公司作为北旭电子的唯一股东,对北旭电子在显示面板领域的市场拓展带来一定的局限。根据公司战略规划,拟将北旭电子股权进行出售,盘活集团存量资产,取得一定的财务收益。同时,通过实现北旭电子股权结构多元化,促进北旭电子的市场化运营,进一步提高其市场份额及盈利水平。
二、京东方:8425战略下拓展超清视界!华为:加速5G+云+4K/8K融合!
11月2日,2020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在广州举办,BOE(京东方)董事长陈炎顺应邀出席大会,发表了“拓展超清视界 共筑物联生态”主题演讲,分享了物联网时代下超高清显示的创新应用及未来趋势。
BOE(京东方)董事长陈炎顺出席2020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
作为全球创新型物联网企业,BOE(京东方)持续推出全球领先的超高清产品及解决方案,并融入物联网细分应用场景中。陈炎顺表示,显示作为信息交互的核心端口,在打破疫情造成的物理隔阂,助力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超高清显示大幅提升了人们的信息交互体验,推动更多物联网应用场景成为可能,进而创造出更多价值。多元应用场景的出现也为超高清显示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
11月2日,2020年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华为公司董事长梁华发表开幕演讲。从“5G、云与4K/8K融合”的角度,梁华分享了在5G超高清时代,4K/8K如何与5G、云实现产业正循环;如何推动产业技术标准统一,提升消费者体验;技术创新如何促进内容创新与繁荣等问题的看法。
梁华认为,视频,尤其是超高清视频,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华为致力于推进超高清视频产业链的发展,真正让中国,让世界走向4K/8K超高清视频时代。过去一年,超高清视频与5G、云、AI等加速融合,彼此互为应用场景,互为能力补充,超高清视频应用已成为现阶段5G商用探索的最大亮点之一。
梁华表示,当前,超高清视频产业面临着标准不统一、发展节奏不协调的挑战。推进从内容制作到传输传送、终端显示端到端产业链的统一标准,形成可行的技术标准体系,其实已经刻不容缓。同时,针对目前超高清内容与质量不足的现状,梁华认为,应该产业链上下协同,创新技术与应用场景,促进内容创新与繁荣。
面向未来,梁华表示,开放合作的产业生态环境,是促进5G超高清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华为将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理念,携手产业合作伙伴,应用5G、云、人工智能、4K/8K超高清等新技术,共同创造一个由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驱动的5G超高清发展新时代,为5G商用、4K/8K超高清产业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三、740亿韩元!三星投资四家半导体、零部件和设备公司
据businesskorea报道,三星向四家半导体/显示材料、零部件和设备(MPE)公司投资了740亿韩元(下同)。这是继7月底1100亿元投资后,该公司今年在MPE领域的第二次重大投资。
据悉,三星此次投资的四家企业分别为KCTech(207.2亿元)、Mico陶瓷(216.7亿元)、LOTVacuum(189.9亿元)和New Power Plasma(127亿元)。
信荣证券(Shinyoung Securities)的一名研究人员表示:“由于这笔投资,三星获得了这四家公司的部分管理权。他们将巩固合作伙伴关系,并在半导体材料领域执行超级差距战略。”
四、京东方、友达、群创、清溢光电、默克业绩一览!
【京东方(000725.SZ)】10月29日晚发布三季报显示,2020年前三季京东方实现营收1016.88亿元,同比增长18.63%;归母净利润24.76亿元,同比增长33.67%。其中,第三季,京东方实现营收408.2亿元,同比增长33.04%;归母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增长629.3%,扭转了上半年净利下降的形势。
【友达光电】今年第三季合并营业额为新台币732.3亿元,较2020年第二季增加15.3%。友达光电今年Q3实现净利新台币28.9亿元(约合人民币6.78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9亿元。
【群创光电】第三季度合并营收为新台币746亿元(约合175亿元),税后净利为新台币15亿元(约合人民币3.52亿元),基本每股盈余为新台币0.16元。折旧及摊销为新台币89亿元,资本支出为新台币47亿元。
【清溢光电】发布第三季度业绩报告称,2020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3.83亿元,同比增长9.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255万元,同比增长13.04%。
【默克】半年财报:疫情下实现双位数增长 高性能材料业务增长43.7%。2020年上半年,受全球疫情影响,科学仪器行业许多跨国公司销售业绩受到影响,业绩下滑。默克作为一家拥有352年历史的老牌德企业,2020年上半年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却实现了总体双位数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