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资讯 | 杉杉股份收购LG化学偏光片日程或提前;长阳科技精密新材料项目奠基;全洋材料TFE CVD金属掩膜板实现国产化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20-12-07  浏览次数:0

一、国内第一大偏光片厂商即将落地!杉杉股份收购LG化学偏光片日程或提前


11月30日杉杉股份(600884)发布了关于收购LG化学旗下LCD偏光片业务的实施进展情况报告《关于重大资产购买实施进展情况的公告》。公告内容显示,本次重大资产购买《框架协议》的附属协议在签署中,所涉及的国家与地区政府部门前置审批工作正在有效推进。


WFS2021薄膜展


LG化学10月底分别设立了杉金光电(苏州)有限公司(控股公司),杉金光电(南京)有限公司,杉金光电(广州)有限公司,杉金光电技术(张家港)有限公司。据悉杉杉股份意愿加快收购LG化学偏光片的进度,杉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郑永刚在11月20日举办的世界显示大会上也表明,将推动收购案在今年底交割完毕。偏光片收益向好,杉杉希望将收购日程提前到今年年底,将有助于增厚上市公司利润。


WFS2021薄膜展

WFS2021薄膜展

WFS2021薄膜展


今年随着面板需求大增,面板价格一路上涨,预计涨势将持续到明年初,带动上游零部件和材料出货激增,作为核心材料的偏光片供应紧俏。另一方面,韩国乐金显示LGD、三星显示SDC宣布退出LCD业务并向OLED转型,LG化学也随之退出LCD偏光片事业。杉杉股份在这样的市场契机下与LG化学达成收购协议。LG化学将在中国境内以现金出资设立一家持股公司(即上述新设立的杉金光电(苏州)有限公司),杉杉股份以增资的形式取得该持股公司70%的股权,并通过持股公司间接购买LG化学旗下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韩国的LCD偏光片业务及相关资产70%的权益,该交易的基准购买价为7.7亿美元。

二、长阳科技精密新材料项目奠基,年产3000万平高端光学深加工薄膜


近日,宁波长阳科技精密新材料项目在宁波(江北)高新园举行重大项目奠基仪式,项目包括新建长阳研发中心、长阳研究院和年产3000万平方米高端光学深加工薄膜项目。


新建的二期高性能功能膜项目,将紧盯新型显示、半导体、5G通信三大国民经济应用场景,开发三大应用场景中严重依赖进口且亟须实现进口替代的关键性功能膜产品。


据了解,长阳科技“年产 3,000 万平方米高端光学深加工薄膜项目”,总投资额为 50,061 万元,主要生产产品为显示用光学功能膜和高端特种功能膜。


其中,显示用光学功能薄膜主要用于液晶平板显示,是公司现有产品的延伸;高端特种功能膜是指沉积在金属或其它软性易侵蚀的材料或薄膜表面,增加其牢固性和稳定性,改进其光学性质的一类光学薄膜,其主要应用于5G等相关领域。


三、默克与Optitune、Solip合作推出liviFlex品牌新材料


默克将推出可应用于折叠、可卷等次世代面板制作的新材料。


根据韩媒zdnet、ddaily、etnews等报道,12月2日韩国Solip Tech公司与默克签订折叠可卷面板材料技术商业化合作协议。Solip Tech将开发出的Hard Coating材料供应至默克后,由默克进行全球独家销售。


WFS2021薄膜展


Hard coating材料主要是提升折叠、可卷面板耐久性。涂在面板盖板玻璃或透明PI材料之上实现提升硬度和防刮等功能。一般来说硬度和柔性是相反的物体性质。物体越硬,越不可能弯曲,且更加易碎。而Solip Tech公司的Hard coating材料同时具备着硬度和柔性。因此,十分适合于折叠、可卷等面板。默克此番合作主要是看好Solip Tech公司独创技术。LCD源泉技术企业默克,正积极拓展OLED材料投资,作为下一代盈利事业培育。而OLED折叠、可卷方向发展趋势下,默克也正积极拿下相关核心技术材料。


Solip Tech公司是韩国KAIST新材料工学Bae byungsoo教授于2021年创办的教员创业企业。此前独自推行事业化。但本次通过牵手默克后有望提速公司事业化成长。


WFS2021薄膜展


当天,默克还发布与芬兰Optitune Oy公司合作。表示将通过与Solip Tech、Optitune Oy的合作推出liviFlex品牌新材料。默克Michael Heckmeier首席副社长表示:Free form Device 是电子产业中迅速增长的一个潮流。


默克将通过与Solip Tech、Optitune Oy的合作,为客户提供更健康和稳定的解决方案,以迅速应对市场需求。


liviFlex品牌第一个推出的产品将是liviFlex-H,提供定制化Hard coating解决方案。包含硬度和耐刮、柔性、光学特性等一切Free form Device核心技术。


默克预测通过liviFlex到2025年可以实现Free form面板材料事业营收89亿美金。这是现阶段Free form面板材料营收得13倍。


四、打破技术壁垒!全洋材料TFE CVD金属掩膜板实现国产化,已送样华星、天马、BOE


仅有0.2毫米厚的金属掩膜板通过传送带,缓缓滑入真空腔,经过20多个小时的溅镀处理后,被送到武汉某光电公司,用于柔性手机屏制作过程。


11月23日上午,全洋(黄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上,来自中国台湾的专家蔡宗宏身着无尘服,在生产线上紧张工作。“TFE CVD金属掩膜板,是柔性屏薄膜封装制程的关键部件,过去百分之百掌握在韩国厂商手中,现在,我们也能自主生产了。”蔡宗宏介绍,该产线已试产成功,产品规格完全达标,目前正与国内OLED头部企业京东方、天马、华星光电合作试产并送样中。

 

WFS2021薄膜展


柔性屏,通常指的是柔性OLED屏幕,因其低功耗、可弯曲的特性,在智能手机和可穿戴式设备应用广泛。与普通屏相比,柔性屏最大的变化就是将玻璃基板换成了类似塑料的基板膜。而制作这层膜的掩膜板,长期以来只能依赖韩国进口,面临交货周期长、掩膜板优先供应三星、LG等困扰。


为解决这一市场“痛点”,台湾已送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在湖北省黄石市投资设立全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CVD金属掩膜板的研发和量产。“破解‘卡脖子’难题,需要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发挥人才在创新驱动中的核心作用。”公司业务副总许硕修介绍,母公司旭晖集团在中国台湾成立之初,就建立博士团队不断钻研金属掩膜板及配套工艺,布局身处华中、辐射全国的黄石,则是公司耕耘十几年后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重要一步。


WFS2021薄膜展


国外的技术封锁限制倒逼企业努力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去年第四季度,全洋(黄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产,主要生产金属掩膜板及提供高端表面精密清洗和再生服务。今年9月底,投资4000万元的TFE CVD Mask产线完成设备组装,十余位专家驻厂调试并完成最后的技术攻关,产品质量与规格均达到甚至超越国际水平。


“我们的主要客户在光谷,落户黄石,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实现‘零库存’。”全洋科技业务副总许硕修介绍,母公司旭晖材料是台湾成功大学博士团队创办的高科技公司,多年专注金属掩膜板领域;落户黄石以来,公司加紧研发,今年6月攻克韩国技术壁垒,目前已实现100%本土生产。


据介绍,中国OLED产能,约占全球市场四成,随着国内OLED市场规模增长,预估明年金属掩膜板需求将倍增。


“一条CVD金属掩膜板生产线每月产能50套,加上回收清洗再生,也很难满足国内客户需求。”许硕修说,公司正在评估扩大黄石产线,并争取异地设厂、合作扩产。


五、冲刺创业板IPO!龙华薄膜已完成上市辅导


11月30日,四川证监局公告显示,华泰联合证券已报送了四川龙华光电薄膜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龙华薄膜”)创业板IPO上市辅导工作总结报告。


WFS2021薄膜展


今年4月23日,华泰联合证券与龙华薄膜签署了辅导协议,并于当日向四川证监局报送了龙华薄膜辅导备案登记材料。华泰联合证券在此次总结报告中指出,龙华薄膜已具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基本条件,适合发行上市,这意味着龙华薄膜即将进入IPO申报阶段。 龙华薄膜是一家专注PC、PMMA及其复合材料高分子功能薄膜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已发展成为国内技术领先的PC、PMMA及其复合材料高分子功能薄膜供应商。同时,公司还是国家公安部第二代智能身份证防伪基膜生产企业,是全球首家开发出无卤化超薄阻燃PC薄膜的企业,也是国内第一家运用PC材料生产偏光片位相差膜的厂商。


六、瞄准5G市场,聚嘉新材LCP材料生产基地投产


近日,浙江甬川聚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举行开园庆典,国内首个LCP薄膜和纤维产业化生产基地项目正式投产。


WFS2021薄膜展


据了解,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约1.5亿元,将围绕5G“卡脖子”材料LCP薄膜、LCP纤维、LCP微粉系列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产品可广泛应用于5G手机、大飞机、5G基站等高科技领域。


聚嘉新材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纳米材料及高分子材料生产商,公司LCP主导产品有LDS系列LCP树脂、超高模量系列LCP树脂、SMT系列LCP树脂。公司研发团队由宁波市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王阳博士组建,经过1800余次的LCP聚合反应试验,团队于2017年8月完成LCP树脂材料的研发与中试。今年7月,公司全资子公司甬川聚嘉新材于宁波市镇海成立并开始布局项目,未来将承担5G应用中关键核心材料LCP薄膜和LCP纤维的生产、销售等产业链最高端的工序。


WFS2021薄膜展


未来,该基地将加快推进年产500万平方米LCP薄膜、3000吨LCP纤维、500万平方米LCP纤维布和100吨LCP微粉的大型综合性LCP系列产品生产的建设。项目建成后,年产值预计可达1亿元,到2025年将达到5亿元,实现全球一流LCP产业化生产基地目标


七、公开招标!富维薄膜计划出售Dornier功能膜产线


11月30日,富维薄膜宣布,董事会已批准并授权公司管理层尽快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出售其Dornier生产线(也称第三生产线)。


据悉,Dornier生产线主要生产高性能电绝缘膜、太阳能背板基材膜和TFT-LCD光学膜。该生产线自安装以来没有获得足够的采购订单,在近期内投入连续生产的可能性较低。因此,董事会授权管理层出售生产线,进一步增加营运资金。


WFS2021薄膜展

来源:富维薄膜


富维薄膜(山东)有限公司是开发、生产和销售双向拉伸聚酯薄膜(BOPET)的专业公司,公司位于山东省潍坊市,是国内同行业内唯一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


作为一家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富维薄膜的经历颇为坎坷——几位前主要股东锒铛入狱,公司在美遭遇诉讼,普通股险被摘牌。2015年,胜通集团董事长王秀生以89.6万美元的价格从潍坊国资委手中拍下了富维52.9%的股份,成为富维薄膜的最大股东,富维薄膜才因此存活了下来。 不过,山东胜通集团因公司资产重组,已将名下持有的富维薄膜52.9%的流通普通股转让给Shanghai Meicheng。


八、彤程新材拟用5.7亿布局光刻胶项目


12月2日,彤程新材发布对外投资光刻胶项目的公告,通过自产树脂等相关材料在半导体、显示面板等领域的下游应用延展,形成产业发展协同优势。


从实际生产经营需要出发,公司决定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上海彤程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投资5.6988亿元在上海化学工业区建设年产1.1万吨半导体、平板显示用光刻胶及2万吨相关配套试剂项目,同时还将建设配套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检测实验楼等,预计于2021年末建成投产。


目前该项目已获上海市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过。项目安全评价、环境评价、施工许可证等审批手续预计于2021年完成。本项目总建设期12个月,2022年具备一定生产能力,2025年达产,经营期10年(含建设期)。


近年来,彤程新材正加快电子化学品业务布局。公司于今年成立了全资子公司上海彤程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作为集团电子化学品领域开拓的专门运营平台。


与此同时,公司在年内还收购了北京科华微电子33.7%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目前北京科华是国内光刻胶制备及研发实力最强的企业之一。


九、钟渊化学开发适用于5G毫米波段的超耐热聚酰亚胺薄膜


钟渊化学已开发适用于高速、高频5G的超耐热聚酰亚胺薄膜“PixeoTM IB”。样品已从10月份开始提供,计划于2021年全面推出。“PixeoTM IB”可将高频下的介电损耗角正切降低至0.0025,堪称聚酰亚胺薄膜的全球最高水平。这是利用钟化多年来积累的先进聚酰亚胺开发技术实现的,而且使得处理5G毫米波段成为可能,进而可以实现高速通信。


WFS2021薄膜展

Pixeo IB」(来源:钟渊化学)


随着5G智能手机(据称通信速度是4G的100倍左右)的出现,预计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中的5G机型将从此开始迅速普及。凭借支持毫米波的“PixeoTM IB”和适用于sub-6的“PixeoTM SR”,钟化将扩大其支持5G的产品阵容,并通过扩大相关材料的销售量,从而帮助数字设备实现更高级的功能。


十、总投资400亿元!恒力集团布局两大聚酯新材料项目,可用于功能性包装中


 近日,恒力(昆山)国际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恒力(吴江)智能化超级工厂项目的签约落地。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亚平在苏州亲切会见了恒力集团董事长、总裁陈建华,恒力集团副董事长范红卫一行。


“十四五”期间,恒力集团在苏州重点打造两大聚酯新材料产业园,进一步提升“从一滴油到一匹布”全产业链的创新水平,将产业链上每个板块做精做强,打造全球行业标杆。


 恒力(昆山)国际新材料产业园 恒力集团计划总投资200亿元,在昆山高新区建设恒力(昆山)国际新材料产业园,主要建设年产100万吨高端功能性聚酯薄膜、工程塑料等项目和聚酯新材料研发中心。


WFS2021薄膜展


项目主要生产高端功能性聚酯薄膜及工程塑料,广泛应用于平板显示器、集成电路、汽车、电子电气、功能性包装、装饰新材料等领域。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约600亿元,利税约50亿元。 恒力(吴江)智能化超级工厂。


恒力集团计划总投资200亿元,在吴江高新区(盛泽镇),建设年产100万吨高性能工业丝智能化超级工厂项目和新型纤维研发中心,规模全球最大,智能化水平全球最高。


WFS2021薄膜展


项目主要生产各类高端高性能聚酯工业丝及其后加工制品,应用于安全防护、土工建筑、海洋工程、航空航天、环境保护等特种领域。同时,项目成立新型纤维研究院,引进国内外先进研发实验装置,开展纤维新材料及功能纺织材料关键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

 产业链资讯 


一、再投资4981万!凯盛拟投建6-8寸30μm—70μm超薄柔性玻璃项目


11月30日,凯盛科技公告,公司拟在现有中试线的基础上,再新增投资4981万元,建设超薄柔性玻璃(UTG)一期项目,量产6-8寸30μm—70μm超薄柔性玻璃(UTG)。项目建成后,将与中试线产能共同形成一定规模,达产后预计将实现收入超3亿元。公司也将根据未来市场发展需求及时布局后续产能提升计划,投资金额为4981万元人民币。

 

WFS2021薄膜展


二、SK Materials携手日本JNC,跨足OLED材料业务


11月25日,韩国 SK 集团旗下从事半导体与面板材料业务的 SK Materials宣布,该公司将与日本的综合化学品制造商 JNC 共组合资公司,以针对 OLED 面板生产所需的材料来进行生产、销售。


合资公司的名称暂定为「SK JNC」,总公司设在韩国。出资比率分别为 SK Materials 占 51%,以及 JNC 占 49%。


SK Materials 借由此次合作,正式跨足 OLED 面板材料。


因为目前 OLED 面板市场成长迅速,相关材料需求也出现快速增长。


SK Materials 在与 JNC 成立合资公司之后,将能确保与 OLED 面板发光材料相关的掺杂剂 (Dopant) 技术。 


掺杂剂是一种化学物质,用以掺入半导体中,可改变其电气特性。在 OLED 面板的应用上,则是作为让色彩发光时的核心材料。 日本 JNC 在蓝色掺杂剂方面的技术能力过人,并拥有相关专利。但韩国向来都是依赖进口,而未来则可望在韩国国内进行生产,有自给自足的可能性。 未来合资公司的首要任务,将是如何确保供应韩国国内外的 OLED 面板大型客户,还有在新一代的 OLED 面板材料方面,两家公司也将携手研发。


三、总投资10亿元!东旭集团3D车载盖板玻璃项目在如皋开工


11月28日,东旭集团3D车载盖板玻璃项目在江苏如皋举行开工仪式。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占地面积104.2亩,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车载盖板玻璃产品600万套。如皋市委书记张建华、市委副书记丁兴华、常务副市长茅红宇等市领导,东旭集团董事长李兆廷、执行副总裁李泉年等公司核心领导参加开工仪式。


WFS2021薄膜展


继河南安阳、甘肃天水、四川绵阳一系列新型显示材料项目陆续开工后,东旭集团在长三角地区重磅布局,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构建新的产业版图。3D车载盖板玻璃项目落地如皋,也将有助于如皋市产业转型升级和助推高质量发展。


四、计划投入50条产线,鸿利Mini/Micro LED半导体显示项目一期投产


12月1日,鸿利Mini/Micro LED 半导体显示项目一期投产仪式在鸿利智汇广州总部园区举行。


今年6月,鸿利智汇与广州花都区人民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拟投资建设鸿利Mini/Micro LED 半导体显示项目。项目分两期,一期项目计划投入50条生产线,达产后每月可产出2万台75寸电视背光,P0.9 RGB直显产品产能每月可达1000平方米。


未来鸿利Mini/Micro显示项目计划扩大产能,加快建设投资进度,预计75寸电视背光每月产出16万台,直显产品每月产能可达10000平方米。


五、夏普子公司起诉日本康宁违约:擅自为中国厂商生产玻璃基板


11月26 日,鸿海集团旗下夏普子公司堺工厂(简称“SDP ”)向日本大阪地院,对美国特殊玻璃公司康宁的日本法人申请诉讼保全。SDP 指控,康宁存在两处违约行为:


1. SDP液晶面板用玻璃系全数向康宁堺工厂采购,而康宁只能在产能剩余时,向其他客户销售,但康宁未满足SDP要求的出货数量,便向其他面板厂销售面板用玻璃。


2. SDP亦指控康宁生产的面板用玻璃尺寸违反合约,康宁工厂所在的土地及建物,系分别向夏普及SDP租用,而租赁合约中约定,康宁生产与合约约定不同尺寸的面板用玻璃时,需经双方书面同意,但康宁未经同意即生产与合约约定不同尺寸的面板用玻璃,并供应给中国企业。


据日媒报导,日本夏普从2009年起就与康宁一起合作,由康宁在大阪的堺工厂园区内兴建玻璃工厂,稳定供给日本及海外电视厂商最尖端的液晶面板。过去SDP液晶面板用玻璃全数都向康宁堺工厂采购,而康宁只能在产能剩余时,才能销售给其他客户。


据了解,因新冠肺炎疫情、宅经济需求、电视需求大增,导致部分液晶面板价格上涨,造成供货吃紧,中国也因增产面板,导致面板用玻璃供应不足。SDP称,若无法确保足够的面板用玻璃,将影响公司液晶面板生产、对维持工厂员工雇佣也可能产生影响,因此将采取一切手段,确保液晶面板用玻璃顺利供货。SDP也发表声明表示,一直寻求各种渠道希望能与康宁日本以诚信协商方式解决问题,但康宁日本目前为止未有正式回应,SDP因协调多时未果,不得不以诉讼等正当手段来捍卫公司权益。


六、出光成都OLED材料生产基地举行量产仪式,明年初交付首批产品


12月1日,出光电子材料(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出光电材)开业仪式在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B区举行,这也意味着出光电材实现量产,预计将于2021年初实现首批产品交付。


据悉,出光电材是世界500强企业日本出光兴产在国内设立的首家OLED发光材料制造基地,也是出光兴产全球第三个OLED发光材料制造基地,位于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B区,于2018年12月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约2.55亿元,预计年产OLED发光材料12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