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华泰科创板IPO过会,融资4亿新增1600吨PI膜产能
12月8日,科创板发布项目动态显示,深圳瑞华泰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华泰”)首发获通过,国信证券为其独家保荐人。
根据瑞华泰招股说明书显示,本次公司拟募集资金4亿元,投资项目计划新增 1,600 吨高性能 PI 薄膜产能,项目达产后,公司产能将大幅提升,对公司的市场开拓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本项目由嘉兴瑞华泰实施,拟新建 1,600 吨聚酰亚胺薄膜产能,项目主要产品包括热控 PI 薄膜、电子 PI 薄膜、电工 PI 薄膜、特种功能 PI 薄膜等系列产品,是在现有产能基础上适时适度地扩充多产品类别、多终端客户战略布局,使公司在产业链中拥有更均衡和更丰富的产品结构,占据更有利的竞争地位。
本次募投项目实施后,将加大对先进设备的采购力度,产品的幅宽提升为1200/1600mm,有效提升公司生产的效率与质量可靠性,同时,构建业界较为领先的集散控制系统(DCS)、PLC 系统进行过程控制和检测,以满足产业规模化生产过程控制、检测、优化与管理,实现对生产工艺中各部分重要参数、关键检测信号、操作过程的实时在线监视、记录、联锁及报警功能。
项目完全达产后,预计主营业务收入可达 83,274.34 万元,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 16.47%,所得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约 7.51 年。
“宅经济”下,台湾偏光片双雄产线满载
12月9日,台湾经济日报报道显示,偏光片厂明基材11月营收13.46亿元台币(折合人民币约3.11亿元),月减0.3%,预计今年第四季度营收有望超40亿元台币(折合人民币约9.23亿元)。
明基材董事长陈建志日前表示,受惠下游面板需求热,今年偏光板产能一直处于满载,目前能见度已看到明年第1季。
明基材三条产线目前已满产,近年在力求高值化升级下暂不扩增产能,仅通过去瓶颈每年增加5%至10%产能,但明基材力抗价格压力,持续提高产品附加价值,稳定获利。陈建志表示,明年远距工作的需求仍在,将推动信息科技(IT)等产品应用发展。
明基材表示,相较去年同期年增逾两成,除医疗业事受疫情影响持平之外,包括光学膜、隔离膜、偏光片等营收均有成长。
同样,诚美材也因供需转紧,产能快速拉升,11月营收持续向上,较去年同期增22%,累计前11月营收136.86亿元台币(折合人民币约31.6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6.7%。
诚美材目前四条线已满产,接单大于产能,本季已调涨部分机种,下个季度将针对IT、电视等应用平均调升3%至5%不等,促进业绩增长,提高毛利率。诚美材表示,订单能见度到明年第1季。
公司NB应用占比约12%、监视器占23%、电视50%、穿戴等中小尺寸约15%。明年因陆系IT订单提升,估计电视占比降至45%、监视器拉高至30%、NB约占10%、中小尺寸占15%。
首张Mo&ITO玻璃镀膜已完成,华锐光电项目进入全线点亮倒计时
此外,华锐光电Array厂负责人刘磊表示,项目首张Mo&ITO玻璃镀膜已于11月中旬顺利完成,标志着物理镀膜岗位工艺与设备调试工作的打通,为首款产品点亮打下了坚实基础。经过调试,项目引进的生产线和新购系统也已实现全自动化、联动生产,各岗位还需对其他核心机台进行二次、三次适配,以确保生产线能够达标量产。
据介绍,华锐光电引进的韩国LG5代TFT-LCD液晶面板生产线,产品涵盖1.44-42英寸显示面板,能满足车载、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医疗、精密工业仪器及智能手机等多种市场需求。
2017年,兴港投资集团注资成立河南省华锐光电产业有限公司,旨在打造河南首个液晶显示器件生产企业。项目位于航空港实验区南部高端制造业集聚区,一期规划建设面积为34.24万平方米,总投资额约68亿元。
2019年3月,项目开始主体结构施工,主体厂房、综合动力厂房及其他配套建筑已全部竣工。2020年4月开始主厂房清洁,5月15日首台STK设备入场。2020年8月18日,华锐光电TFT-LCD项目首台工艺设备搬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