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资讯 | 年产800吨聚酰亚胺产品项目安徽开工;BOPP跌势不止,何时方休;东旭光电6代0.4mm玻璃基板量产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21-01-16  浏览次数:0

 功能膜资讯 


一、总投1.2亿,年产800吨聚酰亚胺产品项目安徽开工


1月12日,铜陵邦杰新材料公司聚酰亚胺薄膜系列产品项目开工仪式在安徽义安经济开发区举行。

WFS2021薄膜展

来源:义安政务


据了解,铜陵邦杰新材料有限公司是生产工业用高等级绝缘材料的高科技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高铁动车等高科技行业,和国家新型产业发展高度融合。


WFS2021薄膜展

来源:义安政务


此次新开工的年产800吨聚酰亚胺薄膜系列产品项目,总投资1.2亿元,建设20条自动化生产流水线。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21亩,总建筑面积17300平方米。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1.2亿元。


二、BOPP跌势不止,何时方休?


元旦节后归来,市场人士对节后行情少许期盼,但市场未能如人愿,进入2021年1月份,期货持续下行打压,以及国内局部疫情反复,场内人士悲观心态浓郁,市场始终处于僵持难以自拔状态。种种利空压制,市场难现反转预期。


BOPP膜价呈直线下滑趋势,已跌至三个月前同期水平,春节长假即将迎来,“跌跌”不休的BOPP还能方休吗?


截至1月13日,BOPP华东厚光成交多在10500元/吨附近,18光11500-12000元/吨,15光12500-13000元/吨,12光13500-14300元/吨;18消13000-14000元/吨,15消14000-15000元/吨;25珠光12800-13500元/吨。


春节假期将至,然而,BOPP下游客户以仍刚需采购为主,目前来看,接下来BOPP跌价行情仍难休止。


三、裕兴股份预计2020年度净利润同比增长60%~80%

 

近日,裕兴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预计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51亿元~1.70亿元,同比增长60%~80%。

 

业绩变动主要原因是,公司新投建的两条生产线于第三季度竣工投产,聚酯薄膜产销量增加,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另外受益于公司特色膜和新产品产销量增长,下半年聚酯薄膜市场需求增加,公司产品毛利率有较大提升。


据了解,2020年8月,公司宣布年产4.5万吨功能性聚酯薄膜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总投资2.9亿元,新建1.8万平方米厂房、年产2万吨光学级聚酯基膜生产线及2.5万吨功能性聚酯薄膜生产线。


项目完全达产后,年产量4.5万吨,预计增加销售收入6.4亿元。


为满足市场需求,扩大公司功能聚酯薄膜的生产能力,公司于2020年10月发布公告称,公司拟自筹资金5亿元,新建年产5亿平米高端功能性聚酯薄膜生产线,产品主要包括高端光学用聚酯基膜、特种功能聚酯基膜。


项目达产后,将形成年产项目产品5亿平方米生产能力,预计年销售收入约10.65 亿元(含税),利润总额约1.7亿元,净利润约1.45亿元。


四、苹果、华为、小米供应商龙华薄膜募资8.1亿投建偏光片基膜精密涂布等项


据招股书显示,龙华薄膜拟募资8.1亿元,投建于3D触控面板复合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超大宽幅、超薄偏光片精密功能性涂布生产线建设项目以及龙华薄膜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


33.webp.jpg


自成立以来,龙华薄膜始终专注于高分子功能薄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在国内率先研发出的 PC+PMMA复合材料已在消费电子背板领域得到推广并成为报告期内发行人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随着消费电子领域曲面屏与无边框屏的快速发展,PC+PMMA 复合材料凭借抗冲击性好、不易碎、成本低、成型效率高等优点,在触控面板前盖板领域成为替代玻璃盖板的优选材料之一,目前公司生产的复合材料已在车载显示盖板领域得到应用,后续将逐渐拓展至手机、平板 电脑、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电子触控显示领域。公司通过实施“3D 触控面板复 合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将进一步扩大公司的复合材料生产能力及应用范围,扩大主营业务收入规模,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超大宽幅、超薄偏光片精密功能性涂布生产线建设项目”系龙华薄膜应用现有精密涂布技术,对超大宽幅、超薄偏光片基膜的涂布加工。偏光片基膜业务是公司未来重点发展的业务,精密涂布是显示面板用偏光片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前端环节,偏光片基膜经涂布后,才具有特定的防眩、低反射和硬化功能。由于偏光片基膜的涂布配方及工艺专业性强,技术难度高,主要被日本的大日本印刷、凸版印刷所占据,国内该产业尚为空白,严重制约了显示产业核心材料供应的稳定和安全。通过实施上述项目,将进一步拓展公司产品类别,填补国内空白,实现国产替代,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另外,“龙华薄膜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将围绕光学基料改性与配方、光学基膜制程技术、光学基膜精密涂布技术、光学膜结构设计、配向及贴合等方面进行研发及产业化,通过不断提升公司产品开发和技术工艺研发能力,持续强化公司技术领先优势,提升公司竞争力。


龙华薄膜表示,公司致力于成为国际领先的功能薄膜材料综合方案提供商,深耕细分领域,打破国外企业对高端功能薄膜材料的垄断,实现国产替代。目前,5G通信、光电显示已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行业,公司将围绕上述领域,依托扎实的研发功底、自主的创新能力、科学有效的管理,为合作伙伴提供优质的功能薄膜产品,填补国内关键材料领域的产业链空白。


五、从摘牌到开工仅用时4个月,三利谱偏光片标准厂房建设快速推进


昨日,在城厢区三利谱偏光片标准厂房及配套项目施工现场,多名工人在抓紧进行生产车间的独立基础开挖和基础梁浇筑作业,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WFS2021薄膜展


该项目位于华林经济开发区,用地面积6.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9.64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10亿元。建设2条宽幅TFT偏光片生产线,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6亿元以上,年税收超5000万元。得益于城厢区“轻资产、重资本”的招商模式,该项目具有落地快、开工快等特点,从土地摘牌到项目开工建设,仅用时4个月。该项目由区属国企与社会资本合作垫资代建,减少企业固定资产投入并压缩基础设施建设时间,有力推进了项目的进展,为企业提供“拎包入住”服务。之后,三利谱公司将按期回购土地及厂房,降低了企业一次性投入成本。


六、洁美科技电子载带、转移胶带相关项目投产


1月13日,洁美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年产6万吨片式电子元器件封装薄型纸质载带生产项目(二期)”、“年产20,000万平方米电子元器件转移胶带生产线建设项目(二期)”已于近日正式投产。


年产6万吨片式电子元器件封装薄型纸质载带生产项目(二期


该项目是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临港工业园区的第二条年产2.5万吨原纸生产线,配套的后加工分切、打孔、压孔生产线也在持续增加。该项目达产后公司电子专用原纸的产能将达到8.5万吨/年。


随着电子元器件小型化趋势的加速,公司需要持续优化对应的纸质载带系列产品品质,不断提高后端高附加值产品的收入比重。该原纸生产线的建成投产,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纸质载带产品品质,持续扩大公司在纸质载带领域的规模优势,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增强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年产20,000万平方米电子元器件转移胶带生产线建设项目(二期)


该项目引进的两条韩国进口宽幅高端生产线已于近日正式投产,该项目达产后公司离型膜(转移胶带)新增产能700-800万平方米/月;该项目引进的一条日本进口超宽幅高端离型膜生产线正处于安装阶段,预计2021年3月安装完成并进入生产调试阶段,该产线预计新增产能700-800万平方米/月。


随着公司在离型膜领域逐步拓展市场并提升产品品质,产品需求量逐步增加,该项目的投产将加速公司离型膜业务的推进速度。该项目所引进的设备生产效率、质量精度更高,能够同时满足生产光学材料用等更高端类别产品的需求,更好应对高端应用领域的新变化,持续提升公司离型膜产品核心竞争力。


 产业链资讯 


一、南大光电亿元增资子公司,发展半导体电子材料


1月11日,南大光电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自有或自筹资金向全资子公司南大半导体增加注册资本 10,000 万元人民币。南大半导体主要从事高新技术半导体电子材料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等,是公司“年产170吨 MO 源和高 K 三甲基铝生产项目”和“硅前驱体项目”的实施主体。南大半导体最近一年及一期合并报表的主要财务数据如下:


WFS2021薄膜展

来源:南大光电


本次增资系根据公司整体战略布局和产业发展进行的合理规划,有利于增强南大半导体的研发能力,满足其日常生产经营和长期资金需求,进一步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产生一定积极影响。


二、东旭光电6代0.4mm玻璃基板量产,可供货国内所有LTPS制程面板线


东旭光电旗下芜湖东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再传捷报,继成功量产第5.5代/6代0.5mm厚度高温玻璃基板后,近期第6代0.4mm厚度高温玻璃基板批量下线,标志着东旭光电高温玻璃基板品种全覆盖,可向目前国内所有LTPS制程的LCD/OLED面板厂供货。


WFS2021薄膜展


顺应新型显示发展趋势,东旭光电在OLED载板玻璃、高端盖板玻璃、超薄柔性玻璃(UTG)、3D车载盖板等关键显示材料领域突破多项国际技术垄断,产品指标达到国际一流水准,并与河南安阳、甘肃天水、四川绵阳等多地政府合作布局产业化生产,扩张产业版图,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国内平板显示产业的龙头地位。


三、抢跑启动EUV光刻胶业务,富士胶片目标2024年市占10%


富士胶片子公司、从事半导体材料业务的富士电子材料公司 (FFEM),在日本静冈工厂全新投资约15亿日元(约人民币9424万元),安装了最先进EUV制程用途的半导体材料质量评估设备。公司将通过此次导入最先进检查设备,来提升质量并确保供货稳定。


富士电子材料公司为了研发生产EUV光刻胶,包含这回导入的检查设备在内,一共投资了45亿日元(约人民币2.8亿)。该公司生产ArF光刻胶的经验,也有助于新产品的研发生产。


富士胶片位在美国的据点,进行化学机械研磨液 (CMP Slurry) 的研发生产,为了提升显影液纯度,该公司也从2018年12月起进行100亿日元(约人民币6.2亿元)的投资,强化半导体材料的竞争力,而在疫情影响下,远距工作的普及等,都使得半导体材料需求上升。


除了富士胶片外,住友化学也计划在2022年开始量产自己的EUV光刻胶。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的EUV光刻胶市场原本就是由日本企业所主导,全球90%左右的市场份额为日本的JSR和Shin-EtsuChemical等所占据,富士胶片以及住友化学的加入,都将加强日本在EUV光刻胶领域的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