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行业 | 2021-2026年PI膜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21-03-12  浏览次数:0

我国PI薄膜应用领域极为广泛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较大

聚酰亚胺薄膜(简称PI薄膜),作为一种新型的耐高温高分子聚合物薄膜,系PI最早实现商业化、最成熟、市场容量最大的产品形式,有着优秀的力学性能、介电性能、化学稳定性能,还能耐辐照、耐腐蚀、耐高低温,在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柔性线路板、消费电子、高速轨道交通、风力发电、电工绝缘、5C通信、柔性显示、航天航空等多个行业。


WFS2021薄膜展


在政策层面上,作为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的一种,近年来,我国聚酰亚胺薄膜产业发展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等政策中,国家明确了“聚酰亚胺”为“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之发展重点,同时也为我国高性能PI薄膜产业创造了有利发展条件。总之,我国PI薄膜产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2026年PI膜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从市场格局来看,目前我国PI薄膜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国内整体发展水平与国外存在着较大差距,国产PI膜大多集中在中低端领域,而对高性能PI膜产品的应用需求主要依赖于国外进口。而美国、日本和韩国是我国进口PI膜的主要国家,其中杜邦、宇部兴产、钟渊化学、韩国SKPI合计占据全球市场超过八成的份额;而本土企业(如时代新材、国风塑业、丹邦科技等)竞争力相对较弱,未来随着国内产业结构的逐渐升级,以及关键材料加快国产化,我国高性能PI薄膜进口替代空间巨大。


从细分市场来看,我国市面上的PI膜可以细分为电工PI薄膜、电子PI薄膜以及功能性PI薄膜等产品类型。其中,电工PI薄膜主要应用于高速轨道交通、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尤其是近年来我国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电工PI薄膜的应用需求逐渐增加;电子PI薄膜作为FCCL、封装基板(COF)等的核心原材料,应用需求主要集中在消费电子、5G通信、汽车、工控医疗、航天军工等领域,是我国PI薄膜行业中消费需求占比最大的细分市场;而功能性PI薄膜则凭借其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主要用于消费电子导热材料和一些极端空间环境。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近年来,PI薄膜凭借着其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在消费电子、高速轨道交通、风力发电、5G通信、航天航空等领域中有着大量的应用需求。但就目前来看,我国PI薄膜行业仍处于发展阶段,整体发展水平与国外存在着较大差距,国产产品大多集中在中低端领域,高性能PI膜产品的应用需求主要依赖于国外进口。在未来,随着市场发展及产业优化,国产PI薄膜替代空间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