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规划丨裕兴股份全产业链布局刻画第二增长曲线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23-03-06  浏览次数:0

提到“聚酯薄膜”,你会想到什么?如果你想到的只是用做“包装袋”的普通通用膜,那么坐落于常州市钟楼区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裕兴股份或将颠覆你对聚酯薄膜的理解。

光伏电池背板、动力电池的电池包、电机马达与变压器、消费电子光学薄膜、陶瓷电容MLCC的离型膜,甚至是覆盖光刻胶的保护膜,都是公司中厚型特种功能性“聚酯薄膜”产品的应用场景,所涉领域之广度及高精尖程度“叹为观止”——光伏、新能源动力电池、消费电子、半导体行业等等。

裕兴1.png
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走进国内规模最大的中厚型特种功能性聚酯薄膜生产企业之一裕兴股份,探索“裕兴”品牌的魅力。

   高端产能扩产效率出众   

拥有多项创新性自研技术

作为国内功能性薄膜产品领先品牌,公司产能规模目前处于行业前列,2022年已拥有10条生产线,产能达20万吨。

而且受益于近年光伏行业、新能源汽车行业、以及触控模组、OLED显示面板、MLCC陶瓷电容器等光电产业的迅速发展,为保持公司在各高端细分领域的竞争优势,裕兴股份接连推出重磅产能扩产规划,高端产能扩产速度及规模均领先同行友商。

公开资料显示,按照公司规划,2023年裕兴股份聚酯薄膜产能将达到28万吨,截止2024年年底,公司预计聚酯薄膜产能可在28万吨的基础上再新增约6万吨,同时新增功能聚酯切片产能25万吨。

裕兴2.png

裕兴股份新厂区图片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扩产效率出众以外,公司在光伏行业以及动力电池领域拥有的多项创新性自研技术也足够亮眼。

例如,公司把握光伏产业透明背板代替双玻的行业新趋势,成功研制出高透光率、抗紫外、耐水解聚酯薄膜技术,所产透明背板膜可替代双玻组件的背板,并已取得该领域产能优势,具备30GW/年产能。同时,裕兴股份还补上了国内无氟背板膜存在的技术缺口。据了解,PET无氟背板膜为可循环使的环保产品,在国外已大量使用,公司目前生产的白色抗紫外耐水解聚酯薄膜性能稳定,可解决背膜须含氟的问题。

另外,裕兴股份还开发出可适配高温环境的动力电池薄膜等尖端技术,成功突破动力电池及电气绝缘领域薄膜耐热性能的技术壁垒,使得该领域销售收入占比提升至近5%,随着未来新一条功能厚膜生产线的建成投产,该比例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全产业链布局渐趋完善   

第二增长曲线已然清晰

为了实现多元发展,并提升产业链稳定性,裕兴股份近年来一直在推动全产业链布局。

日前,公司在近期机构调研中明确表示,上游功能聚酯切片和功能聚酯母料是功能聚酯薄膜制造的一个重要关键点,需要根据下游客户的不同功能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不同性能的功能母料。而相比竞争对手,公司的一个核心竞争力便是能够自己开发、生产不同种类的功能母料。此外,为了做好新品开发,确保公司功能聚酯切片的供应,公司近期也新上了25万吨聚酯切片特种原料生产线。

裕兴3.png

同时,为拓展聚酯薄膜的功能性,公司凭借在聚酯基膜行业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储备,已开始向聚酯薄膜下游行业进行延伸,开展精密涂布加工业务。当前公司涂布项目四条生产线已实现投产,第五条生产线已安装完成进入调试阶段。

据了解,通过在聚酯基膜表面涂覆不同功能性涂层材料可以赋予聚酯薄膜不同的应用功能,主要应用于光学用离型膜、MLCC离型膜、保护膜、复合膜等,面向一片蓝海市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清晰已然清晰。

以MLCC离型膜为例,据智研咨询估计,预计到2022年全球MLCC市场销量将达到53410亿只。假设平均单颗MLCC堆叠400层,单层5平方毫米,据此测算,2022年将达到106亿平方米,也即全球MLCC离型膜市场规模将达到588亿元,我国MLCC离型膜市场规模预计可达246亿元。

裕兴4.png

公司根据当前的相关数据预测,到2025年,裕兴股份将形成约34万吨功能聚酯薄膜产能,加上精密涂布功能膜贡献的收入,预计可以实现营业收入45-5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公司2022三季报显示主营收入为13.71亿元,同比上升35.51%。(文章来源:龙城资本